通知公告
- 区人才服务中心:聚焦产才融合强引擎 助力基地建设出形象
- 作者: 发布日期:2022/6/24 阅读次数:[14952]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区人才服务中心聚焦产业链式发展要求,积极推动产才深度融合,争做引才育才聚才排头兵,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全力推动产业基地美好蓝图早出形象、快见成效。
聚力人才引留,激活融合发展“动力源”。中心积极落实盐城市“人才强链”行动部署,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招引各类人才,促进产才深度融合,服务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基地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多次征集摸排我区重点企业人才需求,按图索骥、精准对接契合度高的高校院所,高频度开展“企业靶向引才高校行”专项行动;精心组织就业见习工作,拓展企业人才招引渠道;协助组织部门开展名校优生“汇盐行动”政策推介和报名审核工作,集聚优秀人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驻盐学子大丰名企行”,切实提升驻盐高校学子留盐就业率;扎实推进“三支一扶”工作,充实基层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今年3月以来,该中心聚焦我区风电装备、车联网等重点产业链,与兰州大学、常州大学、盐城工学院等7所靶向高校共同举办10场江苏大丰“百企进校园”“黄海明珠·惠企助才”系列网络招聘活动,共有227家参会,提供就业岗位6335个,为产业基地建设充盈人才“需求池”。
创优企才服务,构建融合发展“生态园”。该中心坚持政策引领,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推行人才服务“快办行动”、创建“五个一”人才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黄海明珠·惠企助才”服务品牌,旨在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人到大丰才无忧”。加速“黄海明珠”人才补贴、见习补贴等的申报兑现流程,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为企业稳岗留才提供支持;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上社群、“双进”活动等渠道,面向园区、企业和人才开展政策解读、信息宣传和活动对接;开通各类企才政策绿色通道,深化“不见面服务”,推动人才服务“简便办”“提速办”“主动办”,实现人才和企业服务的零距离;推进人才公寓、科创园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园区招才引智和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精准支持。3月中旬,中心为来我区风电产业园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盐工学子现场推介人才政策,既增进了驻盐高校学子对我区人才环境和重点产业链企业的了解,也激励企业大力引才促发展。
畅通政企互动,共绘融合发展“同心圆”。该中心紧紧围绕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和产业链“卡脖子”难题,畅通政府与企业交流互动的渠道,持续开展走访调研等活动,聚焦问题、找准需求,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及人才答疑惑、解难题、办实事,协同作战,合力答好产业基地建设这道“必答题”。开展“人才政策直通车”专项行动,通过入企座谈、政策申报辅导等形式,上门为园区和企业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推介,推动惠企惠才政策精准落地;探索“党建+人才”的政企党建结对新模式,谋划人才联谊、政企沙龙等活动,推动企业党建与人才工作有机融合、互相促进;积极开展“三促进”活动,深入走访我区18家就业见习基地,通过“点对点”指导、“面对面”宣传、“心贴心”服务,促进见习工作提质增效、人才政策深入人心、政企交流畅通无阻。“我们今年仅一期项目就有1500人的职工需求,希望政府能多提供一些到高校招聘的机会。”该中心在此次走访中了解到蜂巢能源科技的人才需求后,积极对接南京工程学院、常州大学等高匹配度的院校组织招聘活动。
推进合作交流,当好融合发展“联络员”。坚持合作共赢,多点发力推进对口交流联络,塑造一体化发展优势。深入推进校地合作,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签订校地人才合作协议8份、设立引才工作站7家、聘任引才大使14名;搭建校企对接桥梁,聚焦我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推动我区知名企业与上海交大、苏州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项目合作,共建人才引培基地和毕业生实习基地;构建沪丰对接机制、加快接轨上海步伐,密切与上海人社部门及在沪高校的联系,全面发挥上海市人才协会会员的建设性作用,推动两地引才招工合作;助力合作园区引才留才,常态化组织合作园区赴省内外对口高校参加招才引智活动,为园区引进人才发放各项人才补贴;创新合作形式、柔性招才引智,精准举办“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大丰行”、“名校处长大丰行”、人才高峰论坛、创新创业大赛、“揭榜挂帅”、产学研合作等活动,实现靶向补强、精准“滴”灌,为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助力。
-
上一张:西团镇众心村党总支:党旗飘扬民欢畅
下一张:我区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